【环球卫视 曲信平 报道】守护传统技艺,巧手编织美好,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员发挥独特优势和作用,以实际行动关爱下一代。5月14日,泰安市老年大学组织关工委志愿者赴泰山冯玉祥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沁童心 老少携手续传承”志愿服务活动。结绳编织艺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承载着先辈们的记忆与情感,传递着吉祥与祝福。
作为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氏绳结技艺传承人,杨平老师将现代审美与泰安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相融合,先后创作花卉系列、饰品系列、凤冠霞帔系列、生肖动物系列、中国结系列等优秀作品。中国绳结象征着吉祥、和谐、幸运、富贵、平安,不仅造型优美、色彩丰富、寓意深远,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活动现场,结绳班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共同探索结绳的起源与发展,详细地讲解了从“传递信息、帮助记忆”的结绳技艺到如今精致艺术品的演变。随后志愿者们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手把手教孩子们如何用丝线进行编织。孩子们手持丝线,小手上下翻飞间,一条条精美的端午五彩绳呈现在眼前,一颗颗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也悄悄地埋进了孩子们的心田。
布衣制作艺术,是岁月长河中沉淀的瑰宝,每一道工序、每一种针法,都蕴含着先辈们的智慧与心血,传承这份技艺,就是守护我们民族的文化根脉。刘梅老师专注布艺手工制作多年,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元素融合,针法细腻、造型生动、风格多样。曾参加过省市级多个布艺展览,获得2024年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暨“山东手造”精品展“荷花杯”设计创新大赛银奖,其设计的《风云熊猫》在第七届中华泰山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憨态可掬的功夫熊猫、独具匠心的龙形布偶、吉祥喜庆的布老虎……布艺班的志愿者们展示的各种造型和颜色的布艺作品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对于布艺制作的兴趣。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孩子们学习如何穿针引线、如何拼接缝制布料、如何填充香料,最终在互相合作与不懈努力下缝制出一个个漂亮的端午香包。孩子们兴奋地将作品举起来展示,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刘梅老师手把手地传授布衣制作技艺,那专注的眼神、耐心的讲解,仿佛在传递着一种无形的力量,这份技艺的传承,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延续,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布衣制作使孩子们近距离地感受到中华非遗文化的温度和深度。
此次活动得到孩子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冯玉祥小学的教师们纷纷表示,老年大学关工委志愿者送文化进校园的活动,让孩子们在聆听、体验、互动的过程中了解传统文化、爱上传统文化,树立起了保护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传承结绳编织艺术,不仅仅是为了延续一种技艺,更是为了守护我们民族的文化根脉。每一个结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们是历史的见证,是情感的寄托。通过学习和传承,我们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门艺术,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泰安市老年大学)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cnhqtv.cn/hqwh/whkx/3347.html